搜索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正文

热点

排行

中证金融研究院黄福宁:对资本市场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初步观察及思考

来源:西部金融研究院      2023-01-17 19:53:47

江北嘴财经.jgp
近日,《重庆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2)》发布暨资本市场发展研讨会圆满举行。会上,中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福宁围绕“对资本市场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初步观察及思考”作主题研讨。现将精彩观点整理如下,供参阅。

黄福宁---副本.jpg

资本市场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软硬件”日益完备
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和深化改革的根本宗旨。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遵循资本市场建设一般规律,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国情、市情,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趋健全,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企业的差异化发展需求得到更好满足。陆续推出创业板、全国股转系统、科创板以及北交所,边界清晰、衔接有序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有效弥补了我国资本市场对创新型企业覆盖服务的不足。2012年初至2022年末,新增上市公司2852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比重超过50%,资本市场服务企业空间正加速打开。从新增上市公司构成看,过去三年新增上市公司中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公司占比分别为52.6%、74.7%和93.1%,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与此同时,期货市场也加快发展,境内已有上海、大连、郑州、中国金融、广州五大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商品、指数、金融类期货期权产品达到103个,其中,2022年12月份,就推出硅期货、期权,上证50、螺纹钢和白银期权等5只产品。
二是基础制度规则日臻完善,企业市场化获取资源的效能显著提升。试点注册制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全流程公开透明的发行上市制度,完善了一系列配套制度规则。在“入口关”,实现新股发行常态化,同时摒弃了传统IPO制度的盈利门槛要求,允许未盈利、特殊股权架构、红筹公司上市,一大批有增长潜力的企业得以依托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截至2022年末,已有46家未盈利公司、8家特殊表决权公司和6家红筹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职责,发挥“看门人”作用,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提升,截至2022年8月末,注册制下上市公司中发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司仅16家,占比约为1.9%,较2000年初至2021年末核准制下的3.1%明显改善。在发行定价环节,取消23倍市盈率限制,适时降低高剔比例、取消四数孰低规则,引导买方机构投资者理性报价,上市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显著,“优质优价”凸显,注册制下战略新兴产业首发市盈率中枢达到37.7倍,高出其他产业10.2倍。在“出口关”,监管机构会同地方政府认真落实《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坚持“应退尽退”,市场化出清速度明显加快,近两年强制退市59家,占30年来退市公司总数比重超过40%。
三是法治监管基础日渐扎实,有力护航资本市场服务企业发展行稳致远。近年来,崇法守信、规范透明、开放包容的良好资本市场生态加速形成。如2020年3月1日、2021年3月1日分别施行的新《证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显著提升了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完善了中国特色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证监会相关部门加强制度规则梳理,沪深北交易所、新三板持续健全自律监管规则,监管能力有效增强。持续深化行政执法司法协作,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在证监会派驻专门机构,法院系统先后推动成立上海、北京和成渝三家金融法院。五洋债、康美药业、中安高科等一系列典型证券市场违法案件的查处和判决,对各类市场主体形成有效震慑,证券市场违法案件多发高发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据统计,2021年证监会共办理案件609起,较2020年的740起下降17.7%。
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成效显著
总体来看,上市公司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盘”“压舱石”,披露2022年三季报的497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52.3万亿元,占同期GDP比重持续超过60%,较2019年第三季度提升近8个百分点。从增速看,近三年来,除2020年一季度外,其他各季度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速均高于GDP增速,其中,2022年三季度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速达到8.2%,显著高于同期GDP3%的增速。对比美股上市公司主要经营指标来看,境内上市公司成长性也同样可圈可点。从营收年复合增长情况看,A股上市公司在过去三年、五年、十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7%、12.7%和8.8%,明显高于美股同期的4.0%、5.5%和4.0%。
上市公司成功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稳健发展的背后,一方面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为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保持活力、韧性,挖掘发展潜力,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稳定了预期。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各项功能的有效发挥,也为上市公司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切实提升规范治理水平、显著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具体来看:
一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加快资本要素集聚,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地位和资本市场畅通的再融资渠道,已成为上市公司增强资金实力、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抓手。据Wind统计,2020年至2022年,企业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及再融资渠道,合计完成3335次募集,募集各类权益类资金5.2万亿元。其中,近三年上市公司通过增发等方式完成权益类资金募集1949次,募集资金3.6万亿元,占比分别达到58.4%和62.1%。根据2022年三季报,实体上市公司持有现金占总资产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逾一个百分点至13.8%,达到近五年高位,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59.3%,处于近十年来的较低水平,现金流到期债务比创近五年新高。
二是重视市场化激励约束作用发挥,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人才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资本市场进一步畅通了公司股份流转,提高了定价效率和定价的科学公允性,为企业留住核心人才提供了更加直观有效的激励约束手段。以科创板为例,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相关上市公司共计公告354次股权激励预案,其中2021年实施股权激励154次,较2020年实现翻番,助力科创板上市公司汇聚了超过2600名核心技术人员。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现代资本市场也已将研发投入作为重要因子纳入估值模型,这为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持续追求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充足动力。研究显示,2022年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同比增幅超过18.0%,其中注册制下新增上市公司同比增速和研发强度分别为31.2%和7.5%,均高于A股市场和主板。高研发投入驱动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注册制下新增上市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同比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30.3%和20.6%,显著高于A股市场9.8%和1.7%的增速。
三是因应资本市场规范的制度规则要求,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资本市场拥有健全且有约束力的制度规则,约束不同市场参与主体,促使达到均衡状态。公开数据表明,2020年12月以来,为期两年的公司治理专项行动中,上市公司根据监管部门要求以完成约95%的公司治理领域问题整改工作,违规占用资金担保问题整改完成率也达到约90%。上市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将进一步增强对耐心资本和创新人才的吸引力,持续发展壮大的基础更加牢固。
四是有效利用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功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效提升,投资意愿稳中有进。近年来,上市公司依托期货等衍生品,强化了对上游关键原材料、能源价格的有效管理。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共有1009家上市公司公告使用了期货和衍生品,其中新加入的上市公司有284家,共发布套期保值管理制度、业务开展等相关公告1188份。2022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相关公告已达928份。在切实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后,上市公司扩大再生产的意愿保持住了良好势头。2022年前三季度,实体上市公司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6.0%,高出上半年近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单季环比增长11.5%、同比增长7.2%,创下2019年以来最高值。
把握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各项机遇 推动企业更高质量发展
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证监会党委相关会议等相关会议精神基础上,个人分析认为,未来资本市场领域或将加快推出以深化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的一揽子关键制度创新,提速构建各方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场生态,加速形成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良性循环的格局,各种类型、各个发展阶段的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将获得新的更大机遇。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领域工作,充分把握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带来的各项机遇,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后续依托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沉淀了经验、厚植了土壤。特别是2017年以来的5年时间里,重庆资本市场跑出了“加速度”,期间新增境内上市公司25家,增幅超过54%,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近293亿元,增发募集资金610亿元,极大地增厚了企业发展基础。同时,通过挖掘重庆基础设施存量大的优势,实现了西部首单公募REITs落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需注意到,当前重庆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与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还不大匹配,建议从四个方面推动重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一是充分把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机遇,进一步吸引集聚各类证券服务机构来渝发展,为依托资本市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准备好“抓手”“助手”。二是合力做好企业孵化培育和专题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意愿和能力,持续扩大潜力优质企业资源储备,夯实企业挂牌上市基础。三是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各类工具,进一步提升重庆上市挂牌公司质量。四是多方合力,进一步维护好重庆辖区市场平稳运行秩序。持续开展防范打击财务造假、占用担保专项治理工作,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功能,及时有效化解上市公司风险。
延伸>>>
《重庆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2)》发布暨资本市场发展研讨会由市金融监管局、市社科联、市工商联指导,江北区政府主办,江北区金融办、江北嘴金融促进会、西部金融研究院、江北嘴财经智库承办,市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承办,安信证券、国信证券、华泰证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永和律师事务所、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协办。
微信图片_20230117195014.jpg
活动采用线下会议和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市金融监管局、重庆证监局、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市招商投资局、市社科联、市工商联等市级部门,中央在渝监管部门及主城都市区有关部门,行业自律组织,部分金融机构、大型企业、上市和拟上市公司、专业服务机构等单位相关负责人近200人现场参加会议,反响良好。新华财经、全景网、网易、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等市内外20余个平台进行现场联动同步直播,超60万人在线收看。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人民网、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新华财经等央级媒体,证券日报、证券时报、全景网等专业财经媒体,重庆市政府微信公众号、市金融监管局微信公众号、市招商投资局微信公众号、重庆日报等地方性媒体,以及今日头条、百度、网易、搜狐等互联网站共80余家媒体平台给予持续跟踪报道,社会反响较好。

微信图片_20230117195020.jpg

活动上发布的《重庆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2)》为重庆市社科规划年度重点项目,由央级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公开发行。《报告》由资本市场领域专家学者、行业自律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等组成的近20人专业团队历时一年、数易其稿共同编撰;共约43.9万字的《报告》,围绕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市场表现、创新能力等分析150余项指标。内容上,《报告》对资本市场、重庆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进行系统的分析,梳理了行业自律组织以及专业服务机构为上市公司提供服务的相关情况及典型案例,还结合政策、数据及实际案例情况分析形成了4个专题报告,针对企业上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及提高抗风险能力提出“3+3+3”的针对性建议。可为监管部门、研究者、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和专业服务机构等提供参考。

微信图片_20230117195023.jpg

微信图片_20230117195027.jpg


阅读   30549
  26